About
这一系列的文章是佛教与现代心理学的学习笔记,我正是因为这门课入了进化心理学这个坑。课程共六周。
week1
part1 简介
my thinking
第一节课,大致上说了一下这门课的定义,包括佛教的定义,现代心理学的定义,他们是什么样的关系。其实我在第一次听这门课尤其是第一节课的时候,我是有些不屑的,我认为佛教虽是哲学科学,但又是超越了哲学科学。绝非一般的心理学可以企及,更何况中国文化中的大乘佛教又自认为比小乘佛教高一头(哦我也知道这样不对,但是确实有这种心态)。
如今第二遍听,固然我依然不认为进化心理学超越了佛教,但是其中确实有很多理论实在是妙不可言。对佛教的理论有的可以进行补充,有的则可以完美融合,还有的可以挑战佛教的理论。
当我们在说佛教的时候,说的是哪个佛教
- 在东方有很多种佛教
- 近年来也兴起了一种西方佛教:更关注于禅修练习。而不关注传统佛教的超自然现象例如轮回,神
这门课
- 更接近于西方佛教,几乎不讨论超自然的部分。
- 更接近自然主义(naturalistic)佛教。即解释一些心理,比如为什么我们会受苦,会焦虑等。我们是否可以通过禅修来改变身心。
宗教的定义
一种广义的定义来自于 William James, 即宗教追求的是一种永恒不变的东西(当然用很多不同的词代替):
the life of religion… consists of the belief that there is as unseen order, and that our supreme good lies in harmoniously adjusting ourselves thereto.
佛教与现代心理学
佛教宣称这个世界是苦的,而我们没有看清世界的真相,如果我们能看清真相,我们就解脱了。
而我们发现,现代心理学是支持这一观点的。本课想讨论的也就是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是否可以与现代科学完全的融合。
本课的现代心理学,主要包括了进化心理学,比如自然选择是如何影响(设计)我们的大脑,从而影响我们的行为的。
part2 感觉和情绪
从佛教和进化论的角度解释情绪和感觉
my thinking
用模型的方式来说就是:自然选择不关心accuracy,只关心false positive。而我们依此被设计。
Question to Yifa: 禅修是如何影响你的感觉的?
当我们有愤怒焦虑等情绪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些感觉是真实的。但是当禅修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些情绪和感觉都不是真实的,这会帮助我们看到情绪的本质。
Robert的观点
并不是说情绪和感觉不是真的,而是说情绪并不会引导我们看到真相。它们并不是那么可信。
而禅修可以让我们对感觉保持一定距离,防止我们被误导。
心理学实验
有一张图片,即可以看作是松鼠,也可以看作鳄鱼。当给人们播放噪声的时候,人们倾向于认为是鳄鱼的比例大大上升。同理绳子(蛇)的图片也是一样的结果。
自然选择的解释
从自然选择的观点来看,这种false positive是合理的。比如我们有一个邻居被咬了,我们会听到一些不好的声音,此时虽然我们有99%的概率把绳子误认为蛇,但是只要有一次真的是蛇,那么我们就能活下来。也就是说这种错误是值得的。
这种错觉正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part3 四圣谛之苦、集
my thinking
英语的优势
西方佛教的一大好处在于英文的翻译,相比于苦集灭道这种晦涩的翻译,英文翻译可以说是清清楚楚,可以说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了。
不过就好比我们喜欢唱一首歌,最喜欢的时候莫过于半生不熟会一点又没法完全唱出来的那时候,等到能流利的唱出来了,反而就不会那么喜欢了吧。
所以说汉语有汉语的回味无穷,英语也自然有其优势。
有趣之处
这门课的老师好像很害怕佛教的“出离心”的概念会吓跑学生,比如当佛教说不要贪着自己的身体的时候,老师会马上说wait a second, it doesn’t mean… 我觉得这种担心还是很有道理的,只是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就不记录这些东西了。
翻译
- 梵文: [(苦, sufferring, Duhkha), (涅槃, liberation, Nirvana), (佛法或者四圣谛中的道? , path in four nobel truth ,Dharma)]
- 巴利语: [(苦, sufferring, Dukkha), (涅槃, liberation, Nibbana), (佛法, path in four nobel truth ,Dhamma)]
苦谛: the existing of suffering
苦的持续性(pervasive):
但是这个就很奇怪,因为我们并不觉得生活一直是苦的。比如当我们吃甜甜圈(讲课老师喜欢这个。。我更喜欢兰州拉面2333)的时候,当然不会觉得是苦的,但是很快时间到了,当我们想要更多的时候,就是苦的了。这似乎给了苦谛一点解释,即快乐是无常的(impermanence)。
集谛: the cause of suffering
贪
贪一些无常的东西。因为我们的无明,不知道事物无常的本质。
其他的负面情绪也可以解释为贪,比如我们害怕一些东西是因为贪着自己的身体。(不知道这种说法是不是不准确,只能说嗔和贪是同时升起的?)
快乐水车
这里的贪不只是甜甜圈中的感官的低级的(raw)快乐。但是只要是让你快乐的,终究会褪去,而我们会想要更多。
心理学称之为:快乐水车(Hedonic Treadmill),是指你一直在寻找快乐,但是并没有更接近快乐。
快乐水车来源于这样一个发现,当我们获得新工作,考试拿了第一名,我们的快乐水平,很快就会回到正常水平。
part4 进化心理学与四圣谛(苦、集)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佛教的四圣谛是正确的。正如之前那个绳子与蛇的例子一样。
my thinking
我就是从这一节开始迷上进化心理学的。超级炫酷。
无明(delusion)
当佛教说我们无法看清事情的真相的时候,我们经常用delusion这个词。
(个人观点,delusion对应的应该就是无明这个词。可能在这个语境用无明这个词不是很合适?)
甜甜圈的诱惑
当我们看到甜甜圈的时候,我们会不会认为吃甜甜圈带来的快乐只会持续十分钟?答案是no!
但是当我们期望能吃甜甜圈的时候,我们会认为甜甜圈带来的快乐远超于快乐实际存在的时间。我们不会认为,哦等到甜甜圈吃完了我会很焦虑,我们只会想要是能吃到甜甜圈就好了,只会关注于此刻的快乐。
同理这种感觉适用于工作、亲密关系等其他种类的快乐。
多巴胺
简化的定义:快乐化学物质, 奖励化学物质。
这里简单的理解为:人越快乐的时候,释放的多巴胺越多。
实验1:释放多巴胺的时机
给猴子吃果汁,观察多巴胺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发现多巴胺在猴子吃到果汁的时候达到了高峰,但是持续时间仅为1/3秒。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自然选择要这样设计大脑,如果多巴胺和快乐高相关,为什么自然选择不能让我们释放更多的更长时间的多巴胺,让我们感觉更快乐呢?
为什么自然选择要这样设计?
使用自然选择的理论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是设计者,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大脑?为什么这样的大脑能够使生物存活并且繁衍下去。
结论是大脑需要符合这些特点:
- 当生物达到某种目标(食物、性、地位等等)时,需要给予快乐的奖励。
- 使快乐很快的消失。因为如果快乐不会消失,那么生物就不会去寻找下一顿食物,就会饿死了。如果一只动物更喜欢寻找下一顿食物,性欲更强,更热衷于地位,那么它更容易存活,并且更有可能把这种基因传递下去。
- 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将要到来的快乐上,而不是之后快乐的褪去。显然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会觉得,啊呀反正快乐只有那么一瞬间,干嘛要那么努力啊。
这三大原则正好和佛教的观点一致,可以说佛教是反进化论的,通过看清自然选择给人造成的幻想来终止痛苦。
实验2: 有期待的猴子
当实验员打开灯,意味着当猴子触碰一个杠杆的时候,就会有果汁。
实验结果是,当灯被打开的时候,猴子的多巴胺达到了峰值。
也就是说当我们想象那些奖励的时候,多巴胺就已经达到了最高峰。而当奖励(果汁)真正到来的时候,多巴胺并没有再次显著上升。
实验2的疑问
如之前所说,如果当我们想象奖励的时候,多巴胺就已经达到了峰值,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跳过实际的奖励部分?
不行。实验显示。如果奖励并没有如预期的来临,多巴胺的浓度会低于正常值。
也就是说,得到了我们并没有更快乐,但是得不到会更不快乐。这非常符合自然选择。
week2 解脱的方法
part1 八正道
说明
meditation 这里即能翻译为禅修,也能翻译为冥想或打坐。后文中开悟和解脱和涅槃有时也混在一起用,并没有明确的区分。
my thinking
四圣谛
- 苦:the existence of suffering
- 集:the cause of suffering
- 灭:the cessation of suffering
- 道:the eightford path
八正道
- 正见 right view
- 正思惟 right intention
- 正语 right speech
- 正业 right action
- 正命 right livelihood
- 正精进 right effort
- 正念 right mindfulness
- 正定 right concentration
在西方有些人认为佛教就是坐下,然后冥想,所以他们会奇怪为什么八正道中和冥想有关的并不多(相关的指的应该是正念和正定)。但其实在东方,世俗佛教大部分人是不打坐的,而对于佛教途来说,打坐也只是解脱的一种方法而已。
Question to Bhikku Bodhi: 你开悟(解脱)了吗
Bhikku Bodhi是一位有很权威的僧人,他大笑着说自己绝对没有希望开悟(not by a long shot)。
对我们来说,开悟或许更加遥不可及了。这里Robert认为开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就是小乘佛教说的断烦恼,是一个个烦恼断的所谓渐悟的过程。这种说法和大乘佛教的顿悟不同。
小乘佛教或许期待下一世,自己会进入更好的轮回。
我倒是觉得在现代社会,渐悟是个不错的说法,不然这辈子又不能开悟,又没有中间状态,学佛就没什么用了。。
part2 禅修(meditation)
Robert还是很谦虚的说,每个人的禅修经验差别很大,而他也只是浅尝辄止罢了,所以这次仍旧是采访了一位西方禅修导师Shinzen Young,关于禅修如何影响感觉。
Shinzen Young’s option
禅修的作用在于,当我们感受到肉体活着情绪上的不适,我们会更加准确的感受这种感觉,同时有更少的烦恼。
当我们遇到不适,有两种方案:
- escape from it.
- escape into it:也就是关注他接受它。禅修就是这样的一种能力,即使一个人没有进行过专门的禅修,如果他具有这种能力,他已经体会到了禅修的本质。
不同佛教文化的禅修形式(只是举例说明形式的多样性)
- 藏传佛教(Tibetan): 观想一些画面
- 禅宗(zen): 参禅(问一些谜一般的自相矛盾的问题)
- 内观禅修(Vipassana):观察自己的思想
两种禅修类型:正念和正定
- 正定禅修(concentration)指的是,把思想集中于一处,从而获得极乐(bliss)或者说禅定
- 正念禅修(mindfulness)指的是,观察一切真实的经验,观察它们的本来面目
- 两种的不同大概是,集中和发散的区别,可以把各种各样的禅修形式归于这两种。
正念的天花板
Robert再次提到了,正念可以让我们观察到事物更真实的一面,而这和进化心理学是冲突的,这不是我们被设计的方式。而这正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
part3 正念禅修与大脑
正念禅修与伽马波
我们可能读过一些文章说,禅修的时候大脑会释放伽马波balabala,Robert说他也不清楚这代表什么有什么意义。
正念禅修与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当人们禅修的时候,默认网络的活动变少了。
什么是默认网络(answer by Judson Brewer)
之所以被叫做默认网络,是因为,即使我们并没有特别的去做某件事,这个区域依然很活跃。比如当我们没有目的的走在街上,可能会想某些事情,比如后悔以前做的事情或者憧憬未来。
可以这么理解,默认网络使我们想一些与此时此地无关的事情,不管是从时间上(未来多于过去 )还是空间上。
默认网络的作用
当我们禅修的时候其实会升起很多念头,这就是默认网络在作怪,看起来它的作用就是接管空闲时间。
当我们并没有类似工作这种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可以认为就是空闲时间了。而默认网络把这种空闲时间变的有用。(这很进化心理学)
Paul Bloom的实验
给人们展示一些中性的物品:比如指甲钳,云,疫苗。研究人员原以为人们会此会无从下手,没想到人们全部标记了它们。
Robert认为这是合理的,大脑通过给物品标记正面或者负面,因为这些物品对我们的进化是有影响的。
正念禅修就是让我们对事物保持客观的态度。事物自然就失去了它们的力量, 喜悦因此产生.
Yifa说正念禅修
就好像水中的尘土下沉,水就变的清澈。水面如同镜子一般,照出它们周围的环境本来的样子。
Yifa在第一周中提到说禅修的时候,感觉和情绪都变的不真实了,下一节我们会讨论一下什么样的感觉是真实,什么是不真实,什么是可信的,什么是不可信的。
part4 我们的感觉是可信的吗?
视频中还具体的从进化论的角度解释了感受的作用和出现的原因,这里不赘述了.
佛教中的感受(feeling)
佛教中说了三种感受:乐受,哭受,不苦不乐受
但是佛教并没有谈论情绪,并没有一个被翻译成emotion的词语。佛教谈论的是更原子化的情绪,比如恨,恼等等。而emotion是这些元素的组合。(这一段不大理解, 佛教真的没有情绪这个词语吗)
感受的进化论方程
George Romanes说:快乐和痛苦,一定已经作为一种过程性的主观伴随物进行进化,它们对于生物体各自发挥利弊。于是生物会趋乐避苦。(翻译的不好)
Pleasure and pain must have been evolved as the subjective accompaniment of processes which are respectively beneficial or injurious to the organism, and so evolved for the purpose or to the end that the organism should seek the one and shun the other.
比如当我们遇到一条蛇,我们会升起坏的感受,这会帮助我们躲开这条蛇。感受和人们的接近或者避开行为是高相关的。就是说,感受起了驱动行为和思想的作用。
或许这就是Yifa说的,情绪变的不真实了,当禅修的时候,如果情绪不再驱动我们的行为和思想,如果情绪在进化论上是无意义的,那么情绪是真实(real, true)的吗?
week3 我存在吗
3.1 佛陀对于无我的论述
阿姜查的警告
不要从书本、讲座中去领会无我的概念(head will explode)。
不过现在我们还是要用阿姜查警告的方式,去理解一下无我这个概念。
tips
- 无我是佛教讲的第二个法,第一个是四圣谛
五蕴(five aggregates)
一种对于世界的分类吧,包含了一切
- 色 form (body)
- 受 feeling
- 想 perception
- 行 mental formantion
- 识 consciousness
佛陀论证无我的方式是,他找遍了五蕴,都没有找到一个“我”,符合“我”应该有的特质。
“我”的两个特点
- 时间性的(substantial persistence), 和impermanent无常相对 ,并不是说“我”是永恒的,但是至少是要持续一段时间的。
- 控制性(associated with control),但是如果“受”(或者其他五蕴)是我,那么我们应该是“受”的主人,“受”就不会使我们痛苦。
- 这里有一个distinction,不是说self是一个ceo(尽管很容易这么理解),which asserts control. 而是说the self should be under control
3.2 佛陀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无我那么重要,和解脱有什么关系
通过摆脱对五蕴的我指,我们将会解脱。问题是,谁解脱了,是否有一个在五蕴之外的我?这似乎是一个悖论。
Robert的观点是,或许这种无我的说法,与其说是形而上的定义,不如说是实用主义的信条。
请教一下Bhikkhu Bodhi
“无我”并不是说没有一个我,不是说没有一个没有信心的没有欲望的我(有一些派系是这么认为的)。佛陀是因材施教的,所以针对那些我执很重的观念,佛陀尝试用无我来解构“我”的概念,而我们所执着的东西并不是我。
即不应把“有我”或者“无我”作为一个真理。“无我”更应该被实践,而不是用来思考的,也就是一开始阿姜查所说的。
tip:
龙树菩萨说,deeds exists, but no doer is found.
3.3 现代心理学对无我的看法
这一节是一个引子,用一些例子,引出“我”在现代心理学中也是“无”的,下周会继续阐述。
弗洛伊德的观点
现代心理学指的是20世纪之后的心理学,我们现在看一下在这之前的心理学,弗洛伊德的观点。
弗洛伊德对自我的力量也是很怀疑的,他把意识分成:本我,自我,超我。他不认为“自我”有很强的力量,但是他还是把“自我”放在了中间位置,也确认认为“自我”拥有某种独立的力量。
而现代心理学认为即使是在弗洛伊德的模型中,给予“自我”的信任依然过多了。
分裂脑实验:里程碑式的实验
做过分裂脑手术,意味着切断了左右脑之间的某种连接,这种手术的神奇之处在于,人们以为切断了左右脑的连接很吓人,但患者看上去没有明显的副作用。直到1960年代一些研究者让患者通过做一些奇怪的事情来做实验。
这里不阐述细节,大概是说,如果给左右脑分别看不同的物品,那么右脑(不负责语言和逻辑的一半),可以做出正确的反应,但是却说不对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这暗示了两点(不是证明):
- 意识比我们想象中能做的事情还要多.
- 意识会为人们真实的动机,编造显然不真实的故事
其他例子
人们在选择衣服的时候倾向于选择靠右远端的衣服,他们会说出各种各样比如面料上的不同,但是其实这些衣服都是一样的。
人们操作握力器测试握力,当分别以无法察觉的速度闪烁不同金额的硬币,结果硬币面额大的时候,人们倾向于更握紧握力器。扫描大脑发现同一区域的活跃度的变化和硬币出现的时间相同,但显然人们无法察觉到硬币的出现。
总结
这些都说明了,在这些情况下,意识的是否参与是无所谓的,真实的动机是在物理的大脑内部产生的。而意识获得的,只是左脑编造出的一些故事罢了,人们却信以为真。
week4 意识(mind)的新模型
4.1 关于“我”的错觉
上一节是说人们倾向于阐述错误的故事,可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不能阐明正确的动机。
Rob Kurzban的观点
我们所说的“我”更像是新闻官或者是外交部,只是负责对外发布有用的消息,决策者另有其人(module)。
Jerome Barkow的观点
有理由相信,“我”的主要进化意义上(适应器)的作用是成为管理印象(impression)的器官,而不是我们自认为的,决策者。
beneffectance
1908年心理学家Anthony Greenwald提到了beneffectance(自我恩惠效应)这个词,来描述人们有筛选性地对别人表现自己的方式。即个人把积极的特征视作自己的重要特征,而把负性特征边缘化。。这是个复合词beneficial + effective。
beneffectance的一些例子
其中有些例子我们也能意识到,但是我们更多的在别人身上而非自己身上意识到。这本身也是一个例子。
- 比如当人们被问到某一种技能的水平,人们会说自己高于平均值,这从统计学上是不成立了。当被问到人们对团队的贡献如何,也是如此。
- 人们对待失败,更倾向于把失败归结于运气、环境等外在因素。但是对于别人的失败,人们倾向于把失败归结于别人自身,尽管别人也可能是运气差。
差异性
- 人们之前的行为会有差异性,但是比如有人认为自己的能力高于平均值是幻想,不意味着认为自己能力低于平均值就不是幻想了,它们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为什么我们都执着于有一个“我”
佛教的理由是无明,从进化心理学上说,也是很简单的回答:这种认为有一个“我”的基因更利于传播。
4.2 意识模块(mental module)不是什么?
“谁”是决策者?
上一节我们说到,“我”不是决策者,那么我们的行为是什么东西来决定呢?
从模块化的角度(modular view of mind),答案是:nothing in particular, 不是说没有,而是没有一个单独的东西。
就好像是不同的模块,在争夺系统的控制权。
什么是模块(module)?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意识不是一块白板,然后慢慢学习的,而是有一些内置的(built-in)模块。
- 瑞士军刀的比喻:大脑和瑞士军刀一样,功能都是模块化的,但是它们有亮点不同
- 大脑各个模块不是独立的。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是由一些模块互相沟通共同完成的。
- 大脑应该有一些不只是“工具”的模块。瑞士军刀只是工具,没有决策者它什么也不会做。
既然大脑不仅仅是接受命令的工具(比如人脸识别),下一节我们会找寻那个看上去是模块,但是能做一些决策的,至少是在一段时间内拥有控制权的模块。
4.3 意识模块是什么?
Douglas Kenrick
The Rational Animal一书中提到:当我们进行社交活动时,我们由七个“子我(sub self)”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不是说在金字塔顶端还有一个额外的“我”来统一全局。七个模块就好像七个内阁秘书,由此引出3个问题:
- 七个模块分别负责什么:在社交活动中,在我们如何把基因传递下去这个方面,有七种主要的挑战。
- 自我保护
- 吸引异性
- 异性留存
- 同盟
- 照顾后代
- 地位
- 抵御疾病
- 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我,谁来决定,哪个模块获得主导权:在当前环境下,哪一个模块被最大程度的激活了.
- 模块是如何最终获得主导权并且改变我们的情绪和行为的:举了一些例子从模块化的角度说明,人在上述不同的模块被激活时的表现。
并不是我选择了模块,而是模块选择了我(当然这里还有谁是“我”的问题),很多时候模块之间的转化是微妙的,很难被意识到。
总结
这一章大概说了意识是由一个个小的模块控制的,很容易让人们升起一种宿命论的无力感。这也就是禅修所要解决的问题,我想作者想通过这张章引出的问题是:禅修是否能帮助我(还是那个“我”是谁的问题)夺回控制权呢?至少在多个模块同时争夺控制权的时候,禅修是否可以帮助其中的某一个模块呢?
Week5 意识模块和禅修
5.1 通过禅修选择“我们”
禅修与默认网络
回忆一下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在大脑没有特定任务的情况下表现活跃的区域。也就是说胡思乱想的模块,会默认的占据我们的大脑。
之前说过,禅修的时候这块区域的活跃会被抑制,但是如果我们有经常禅修的经验就会发现,抑制这个模块并不容易,比如我们想把意识集中在呼吸,却会不由自主的想一些其他事情。
禅修抑制默认网络的方式
- concentration meditation(止禅): 默认网络在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一处的情况下,自然被抑制了。
- mindful meditation(观禅):通过更客观的方式观察内心和外在,使我们更加不执着于感觉,而感觉正是模块的驱动者、决定者。
5.2自我控制(on no-self)
有人说,确实有时候我是被感觉所控制,但是有时候我也会说NO,比如当我面对各种各样的欲望,我也会说NO,这是不是意味着此时CEO是存在的呢?
Rob Kerspon的回答
完全不是。只是短期有利模块被长期有利模块战胜了而已。
意识的作用
如果决定权是被分配到各个模块,那我们为什么要对这个过程保持意识呢?两种可能的解释:
- 如果我们做事情的理由是有道理的,对这些理由保持意识也是一种强化的方式,这个过程对最终的决定也是有一定作用的(虽然可能不是决定性的)。
- “我”作为一个外交官模块,需要准备一些理由,在需要的时候向别人证明他们行动的合理性。比如当一个人出轨的时候,他总不能说自己需要一个短期性欲吧,他只能说“啊你知道我的配偶多么多么不好”。 而此时如果理由太离谱以至于无非为他人说,这也会对决定有所影响。
模块如何获取更大的力量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次数的增多,比如吸烟,人们会逐渐跳过意识这个层面,逐渐的人们不需要理由也会吸烟了,这个习惯随着一次次胜利获得了更大的力量。
为什么是这样的规则
问:为什么不是长期利益和短期欲望轮流转,而是胜利的一方逐渐获得更大的力量?
答:如果没有一个CEO,那么一个有一个规则来分配能量。那么从自然选择的角度说,这样的规则是合理的。(这里Robert大神说远古时期饮食男女的例子balabala..不过我觉得例子还不够好?)
Judd Brewer帮助他人对治上瘾
观察渴望的感觉,允许不愉快感觉的存在,保持好奇,不要喂养它,等等等等。you know~~
猫不断来敲门
这是一个操作条件反射比喻,如果你不断给猫吃的,猫就会不断的来。
5.3 无我的经验
还有一些别的,不过没必要一一记录了。
Rodney Smith
关键词:stillness, infinity, universal awareness
Joseph Goldstein
小游戏:如果有一圈人在禅修,那么我们可以假设每个念头都来自于旁边的人,以此减少我们对此的执着。
Michael Gazzaniga的书
大脑中的世界类似一个狗吃狗的世界,不断有新的念头占据主导。
Week6:什么是觉悟(Enlightenment)?
一开始看到enlightenment这个词,我其实想翻译为”开悟”,但是感觉”开悟”这个词更倾向于汉传佛教,而本课程显然更接近南传佛教,所以还是”觉悟”这个词更合适哈~
6.1 无我是相关的
觉悟真的是觉悟吗?
Robert后来补充这个是说,有多少希望觉悟的人,真的希望觉悟呢?至少他本人的答案是否定的。
找一些人问觉悟的感觉是什么?
两个方向的无我
- 第一类是向内的,观察自己的内在,之前我们大多讨论的是这种。
- 第二类是向外的,观察自我的边界是可渗透的,透明的,没有边界的。
Sharon Salzberg关注第二类无我的经验
一个内联的宇宙,所有事物都是有联系,有因果的。
Robert Wright自己的经验
窗外小鸟的叫声,和自己身体本身,并没有哪一个更属于”我”。并没有inside和outside的区分
Gary Webber的实验
当做第二类无我的禅修时,默认网络并没有至少像想象中的平静,但是当结束禅修进入一般的思考的时候,发现默认网络反而很平静。
Gary Webber的观点
坏消息是你不存在,好消息是你就是万物。(Robert在这里提出的问题是这个说法是确实真的就是这样的,还是说是一种逻辑上的正确?)
Gary Webber和Judson Brewer关于战争的看法
如果每个人都禅修,那么战争和伤害就不应该发生了,因为基于第二类无我,所有人都是一体的,没人会伤害自己。
6.2 实性与空性(Essentialism and Emptiness)
空性的基本观念是:我们在世界上看到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都比它们看起来更”空”。空的概念不像无我那么老生常谈,但是对于觉悟来说非常重要。
空性在大乘佛教
空性在大乘佛教中被谈论的更多一些。有时小乘佛教称之为无常,Robert Wright认为它们都是一个东西。
引用三摩地王经解释空性
Know all things to be like this:
A mirage, a cloud castle,
A dream, an apparition,
Without essence, but with qualities that can be seen
大概意思是如梦亦如幻的意思,不知道对应的中文原文是什么。Robert说有些学者认为这一段是说幻象的,但是他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最后一段才是重点。
举了个苹果的例子,比如苹果的红色、形状、味道是真的,但是苹果本身是空。Robert特地指出他不是在说“卡普格拉综合症”这种认知上的混乱,而是说对于这些性状不再升起反应。
Rodney Smith说空性
正因为我们对事物的空性有正确的理解,导致我们对事物不再积极响应。
Robert在这里的观点正好相反,他认为正是我们学习了禅修之后对事物的执着减少了,然后对空性的理解才更深刻。
Paul Bloom的观点
事物背后的故事(产地,多少钱…),塑造了我们对事物的感觉(比如你被告知正在看的画是某个大师画的。。),这些感觉构成了它们的存在。
Beku Bode
当被提问到无我和空性的时候,Beku Bode提到他的母亲说,佛教的无感觉(emotionless, automaton)和青菜没什么两样,问他说你当和尚就是为了成为青菜吗?
但是Buku Bode说他认为佛教使他的情感更加丰富、敏感。使他以能自由、快乐的方式对待世界。
Gary Webber
把空性描述为一个不可思议的,absolute complete satisfied full space
6.3 佛教式觉悟与达尔文式觉悟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表似乎都是Robert自己的观点,我觉得挺有道理的,但同时我认为这似乎不是一种系统的、权威的说法。(是不是我听课不够认真 =b=),不过最后的总结很棒。
觉悟的元素
Elements of Enlightment | Objective truth | moral truth
—-|——|—-
Not-self: Exterior | | ☑️
Emptiness/Formlessness | | ☑️
Not-self: Interior | ☑️ | ☑️
Impermanence | ☑️ |
- 道德真实(moral truth)。前两点导向的是道德真实, 即这两点能破除我们认为自己独一无二的假象。尽管也能说它们导向了objective truth,但是那太潜在了。
- 客观真实(objective truth)。向内的无我同时导向了两种真实。而无常导向了客观真实。
以上四点,和自然选择对我们基因的设计,是正好相反的。
不过也因此佛教式觉悟和在这里所谓的达尔文式觉悟正好相印。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当我们分析自然选择为我们选择的基因,并观察由此带来的混乱与偏差。当我们去掉这些偏差的时候,那么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呢?正是佛教所说的觉悟的样子。
这也正是本课的主旨。
6.4 自然佛教是宗教吗?
是的。符合第一周说的一个unseen order的标准。
最后的总结
不得不说到最后一周,总结有些乱了,自己有些沉不住气,需要对自己和读者表示歉意。可能是我自己在这门课中更多的还是对进化心理学而非佛教感兴趣吧。
我常常思考佛教和现代心理学的关系,首先我非常同意这两门学科是互相印证、互相补充的,同时我认为除此之外的所有哲学,东方哲学到西方哲学,在这两门哲学都只能说是“团团转”,不在一个维度上。(这么说可能非常不负责任,毕竟我对哲学本来就不知道多少)
但是如果让一个现代心理学家和佛教徒辩论,他们依然可能潮起来,原因是:
- 对于现代心理学来说,佛教不过是一种有生命的文化,可能这种文化有着非常适合传播的基因,但是只是一种生命罢了。
- 而对于佛教来说,他认为我们凡夫所见到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包括时间和空间都是不真实的,更别说建立在时空之上的科学中的现代心理学了。
一点小小的感悟。